雅典Αθηνα pt. III:穿越古今
古代市集(又名:古代亞哥拉Ancient Agora),美麗的拜占庭教堂:Holy Aposties及阿塔羅斯柱廊(Stoa Of Attalos)
被雅典現代化的建築所圍繞,新、舊與古、今的雅典只在一線之隔,穿越古今變得如此容易
,但要維護古蹟卻得大費周章,一磚一瓦保存不易。

↑海法斯圖斯神殿(又稱火神殿)
不管在羅馬或是在雅典,一個不小心可能就會踩到古蹟






位於衛城山腳下的古代亞哥拉(Agora在希臘文中是市集的意思),但在古希臘,它不但是市集,更是人們討論時事、政治等等的社交場所
(跟我們的菜市場一樣,三姑六婆,七嘴八舌
),柏拉圖,蘇格拉底等哲人就是在市集內與民眾一同以對話的方式討論哲學問題,追求真理。在這片範圍廣闊的遺跡,有宙斯廊柱、12主神祭殿、火神殿、拜占庭教堂、阿塔羅斯柱廊等等…
↑從火神殿遠眺衛城
在走廊上我們又遇到了剛剛在衛城上遇到的一對波蘭老夫婦,老爺爺對於我們從那來相當好奇
,還要我們和老婆婆來個合照紀念
,我們在希臘還真受歡迎啊!
最受注目的就是位於東邊的阿塔羅斯柱廊博物館(Stoa of Attalos Museum),它是希臘境內唯一一棟完全復原的古建築
,走廊上有45支多利克式柱,加上22支愛奧尼亞式柱,展現優雅的古典風格。
博物館內收藏了從遺跡中發現的陶器、雕刻、錢幣、面具等等…相當豐富,同時在走廊上還有不少的人物頭像雕刻作品,但都是一些我不認識他,他也不認識我的人物
,不過,我卻是對於雕像的頭髮及衣服上的紋路和皺折感到驚訝
,包括衛城博物館內所展示的雕刻作品在內,如果說:大家曾被梵諦岡聖彼得大教堂內的聖殤雕像感動
,聖母手抱著從十字架上放下來的耶穌而低頭啜泣
,為米開蘭基羅的神奇雕法鼓掌、稱讚
,那麼比米開蘭基羅更早1~2000年前的這些古代雕作所展現的則更是另一番的驚奇及讚嘆!
除了阿塔羅斯之外,位於另一邊小山丘上的海法斯圖斯神殿(Temple of Hephaestus又稱火神殿)也是一座令人注目的建築,建造的時間與帕德嫩神殿差不多,約在西元前449年
,也跟帕德嫩神殿一樣是屬於多利克式建築
,更是目前希臘境內保存最完整的多利克式建築。
海法斯圖斯除了是火神,也是工藝之神,他是諸神的鐵匠,傳說阿波羅駕駛的日車、宙斯的神盾都是他鑄製的
。神殿建於此地也可能跟這一帶發達的金屬鑄造業有關吧!
羅馬市集(Roman Agora)遺址位於布拉卡區的西邊,也是在衛城的山腳下,這裡的建築大多是西元一世紀羅馬時期所興建的,其中最特別也是一眼就能看到的是八角形的風塔(Tower of the Winds)。
風塔是在一世紀時由敘利亞天文學家安得羅尼庫斯所設計的,原本具有日晷、風向標、計時與指南的功能,塔的四周刻有代表8個不同方位的8個風神雕像。
穿過現代化布拉卡區,我們來到了另一個景點,也是古代新舊雅典的分界:哈德良拱門(Arch of Hadrian);西元二世紀時(
;拱門向西(面向衛城;照片中我們的背後)是雅典的舊市區,以東(面向宙斯神殿)便是哈德良皇帝所建造的新市鎮。
在面向衛城的那一面刻有碑文ΑΙΔΕIΣ ΑΘΗΝΑΙ ΘΗΣΕΩΣ Η ΠΡΙΝ ΠΟΛΙΣ (this is Athens, the ancient city of Theseus)這裡是雅典,古代雅典國王Theseus的城市;另一邊面向宙斯神殿的那一面另刻有碑文ΑΙΔΕIΣ ΑΔΡΙΑΝΟΥ ΚΟΥΧI ΘΗΣΕΩΣ ΠΟΛΙΣ (this is the city of Hadrian, and not of Theseus)這裡是哈德良的城市,不是Theseus的城市。
↑希臘的花花,長得好特別喔!來買哦!
哈德良拱門的旁邊便是奧林匹亞.宙斯神殿(Temple of the Olympian Zeus),宙斯神殿是全希臘最大的神殿
,長約
,建造時間長達700年之久
,約從西元前515年開始,一直到西元131年才由羅馬皇帝哈德良完成。
↑這就是科林斯式柱(Corinthian)
現今只剩殘存的15根石柱供人想像當初的模樣,畢竟宙斯是萬神之王,牠的家當然不能蓋得太小氣囉!
從人與柱子的比例就可以知道整座神殿有多壯觀了
,傳說中的宙斯神像還是古代七大奇景之一喲!
從這裡也可以看到衛城。
雅典的許多古蹟在夜晚都會打上燈光,但是我們無法拍到其他古蹟的夜景
,因為非開放時間後是不准再進入的,這一張衛城的夜景是我在下榻的飯店頂樓拍到的
,而已還是那種加蓋的頂樓,爬過許多的太陽能加熱器,冒險拍下這一張衛城夜景
,在燈光的襯托下,更有一種古代無法探索的神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