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14.(7月2日;星期三)
Paris (博物館卡 Day2)
聖母院(卡)+聖徒禮拜堂(卡)--->奧塞美術館(卡)--->羅浮宮(卡)--->凱旋門(卡)
旅遊路線.





巴黎市中心有3座凱旋門排成一直線,大家最熟悉的凱旋門 (Arc de Triomphe)




透過小凱旋門中間拱門可以看到遠方協和廣場的埃及方尖碑,及凱旋門。

羅浮宮(Musée du Louvre),這個舉世聞名的藝術宮殿始建於12世紀末,當時是用作防禦之用,後來經過擴建和修繕,逐漸成為一個金碧輝煌的王宮。從16世紀起,開始大規模的收藏各種藝術品,19世紀拿破崙三世時完成現在的宮殿模樣。

如今,羅浮宮收藏的藝術品已達40萬件,其中包括雕塑、繪畫、美術工藝及古代東方、古代埃及和古希臘羅馬等7個門類已經成為世界三大博物館之一(法國羅浮宮、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英國大英博物館),其藝術藏品種類之豐富,檔次之高堪稱世界一流。

羅浮宮的入口:玻璃金字塔是華裔建築師貝聿銘的作品,進入需求經過安檢門,每星期三、五開放到晚上10點,詳細的資訊可查詢羅浮宮網站。

從玻璃金字塔進入後就是羅浮宮的遊客中心,可以在這裡拿到各種語言的參觀簡介,包括中文(簡體中文)。
我們先從中間SULLY廳的地下樓開始參觀,先看到的是中世紀羅浮宮城堡遺跡。
古代埃及的人面獅身像。
從地下樓上到一樓往DENON廳的方向走,羅浮宮鎮宮三寶之一米羅的維納斯(Vénus de Milo;美神維納斯是羅馬神話Venus的音譯,希臘神話為Aphrodite;台灣的翻譯真的很奇怪呢
!維納斯用羅馬神話Venus的音譯,宙斯用的是希臘神話Zeus而非羅馬神話Jupiter
,戰神及智慧女神雅典娜用希臘神話Athena而非羅馬神話Minerva
,月神黛安娜用羅馬神話Diana而非希臘神話Artemis
,真亂
!)
希臘神話中的月神及狩獵女神Artemis。
米開蘭基羅(Michelangelo)的作品-垂死的奴隸(Dying Slave;1513~1516年)。
Psyche and Cupid(普西莎及愛神邱比特)。......
漂亮的壁畫,大多和古希臘羅馬神話相關,又是只有一句形容詞「金碧輝煌」。
接著我們往二樓(歐洲人的1st Floor)走,偌大的鎮宮三寶之二的勝利女神就在前面樓梯中央。
薩莫特拉斯的勝利女神像(Victoire de Samothrace),為西元前三世紀時的大理石雕像,自從1884年開始在羅浮宮展出。
整個DENON廳的二樓全是珍貴的畫作,包括這幅曾被台灣某醫院診所拿來當痔瘡廣告的名畫La Grand Odalisque是安格爾 Ingres在1814年的作品。
拿破崙一世加冕圖,1804年12月2日拿破崙替他的妻子約瑟芬載上皇冠加冕為皇后,而拿破崙頭上的皇冠是他自己載上的喔!法蘭西共和國改為法蘭西帝國,拿破崙為法蘭西的皇帝,稱拿破崙一世。
達文西的蒙娜麗莎(La Joconde)是羅浮宮鎮宮三寶之三,也是所有畫作中唯一有加上防彈玻璃的一幅畫,因為它曾經失竊,或許我們所看到的是仿畫也說不定。
一般時候館方是不讓民眾拍攝這幅畫的,但今天則是沒有限制讓大家拍個夠,拍到爽為止。
↑由DENON廳的三樓拍攝的玻璃金字塔。
↑中間SULLY廳的三樓拍攝的玻璃金字塔。
↑RICHELIEU廳的三樓拍攝的玻璃金字塔。
參觀人潮絡繹不絕進入玻璃金字塔,白天時候一定擠到爆。
騎士凱旋門(Arc de Triumph du Carrousel)
好累喔!羅浮宮真的太大了,讓我們看到眼痠腿軟,到地下樓商場的星巴克休息一下,喝杯咖啡
,往地鐵Palais Royal-Musée du Louvre站的方向走,搭地鐵M1到Charles de Gaulle-Etoile站,登上凱旋門。
要登上凱旋門必須爬175階的階梯,又是這種螺旋狀的,頭都暈了。
凱旋門的內部也有一處販賣部,賣一些紀念品,還有這一座互動式的小小凱旋門介紹凱旋門上的所有雕塑。
凱旋門頂樓可以拍照,但不可以使用腳架,有工作人員在巡邏;往西邊拍遠方拉德芳斯的大凱旋門及夕陽。
往東是車水馬龍的香榭麗舍大道及羅浮宮。
任何時候都不會忘記要來一張的艾菲爾鐵塔,天夜漸漸暗了下來,我們也準備回飯店休息了,打包行李,喔!還沒吃晚餐呢
!回到飯店,在附近的一家中東料理店外帶Kebab
回飯店吃,這一家的店員很親切還跟我們說「謝謝!」
,這是我們在法國的最後一晚了
。